摘要
好久沒和客官嘮概念了。
兩月前,“元宇宙”概念火了一陣,如今因為一些事件的催化,熱度卷土重來,又火得沒邊。
打開新聞來看,Facebook改名成Meta了,Nike也布局虛擬業務了,名人名企都來加持元宇宙,就感覺動靜很大;打開行情軟件,A股反應也跟得很緊,券商研報話題熱度不減;打開各種短視頻平臺,也有很多蹭熱度、與時俱進博主在解釋元宇宙是個啥……整體給人的印象就是:元宇宙是技術未來、科技大勢,不得不談!
本篇文章,富二爭取用最簡單的語言幫助客官理解:元宇宙于投資而言,意味著什么?
互聯網進化的下一形態?
關于“元宇宙”本身,目前還沒有標準的定義,也追溯不到目前帶火這個概念的事件契機。乍一聽,元宇宙,包羅萬象,高瞻遠矚,容易讓人陷入虛無縹緲的想象。
而實際上它的理解門檻也不高,它自帶幾個標簽如下:
——沉浸,虛擬世界,打破次元壁。
普遍認為,元宇宙(Metaverse)一詞源于1992年的科幻小說《雪崩》,描述了一個人們用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與軟件交互的世界。最直觀的一個場景是:我們可以把現實的世界遷移到線上去,在一個虛擬世界,體驗《頭號玩家》的快樂。
如果我們去對比網上各個版本的元宇宙概念解釋,會發現媒體作者們經常拿游戲來說明元宇宙,但是這樣簡單的形容經常會讓人誤會。
招商證券認為
目前,元宇宙產業其實是一個全產業覆蓋和生態開放、經濟自洽、虛實互通的理想狀態,只不過當前仍處于“社交+游戲”的奠基階段。長遠來看,元宇宙最終可能催生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。
元宇宙是人類數字世界的再一次拓展,用途也不會僅限于娛樂,更大的價值在于解決物理世界中空間、距離、地域甚至時間的限制,也是所有信息技術發展至今的最根本的目的。而當元宇宙進一步發展至應用生態階段時,全景社交將成為終極應用形態之一,那時元宇宙就成了“互聯網進化的下一形態”。
這種感覺,正如我們在20世紀末看待今天的移動互聯網一樣。
所以正如“元宇宙”這三個字,高瞻遠矚,仰望星空,而它實際能裝的概念也確實包羅萬象,裝什么進去都成氣候。各種投資概念,和元宇宙這個詞一比,都顯得格局小了。
為何會有元宇宙概念的爆發?
那這個概念為什么一夜之間爆發呢?因為大家發現,只要科技發展到位,元宇宙這玩意兒八成能實現!
在供給層面,相關技術的發展已經到規?;瘧玫呐R界點,AI、VR、AR、5G、大數據、數字孿生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技術長足發展。
在需求層面,“宅經濟”快速發展,新冠疫情減弱人們在物理世界的聯系,加強了虛擬交互需求,現實世界疊加虛擬應用創造出廣闊商業潛能,元宇宙成為資本青睞的新出口、用戶具身交互新體驗需求的落實點。
虛擬產品與應用需求增長,進而加速推動元宇宙概念的爆發。
元宇宙之于投資有什么啟示?
元宇宙場景的實現,從目前的視角來看,至少需要兩個維度的支撐:需求,技術。
需求而言,讓全民投入到“游戲”中,并賦予虛擬世界非常大的價值,在現有的認知框架下,仍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;
技術而言,一是要通過交互技術提升游戲的沉浸感;二是要通過移動網絡、云計算等技術支撐大規模用戶同時在線;三是要通過算法、算力提升游戲畫面的清晰度和擬真效果;四是要通過區塊鏈、AI技術降低內容創作門檻,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前面說的元宇宙的四大屬性之一的“創造”里,提升游戲可延展性。
可以說,元宇宙的概念其實也能倒逼從前到后各個產業的生長和迭代。
問題在于:元宇宙現在有投資的必要嗎?
仔細觀察,當下力推元宇宙概念、標榜“元宇宙概念股”的,多數是游戲軟件公司,或者是社交網絡公司,但我們也要學會辨別——究竟是不是蹭概念的資本在搖旗吶喊?要說投資價值,肯定是有的,但從短期看,風險肯定還是不小,要提防。
VR曾在2016年火爆一時,當時也是各大巨頭下場,資本瘋狂投資,最后因為技術不成熟、內容太粗糙,基本從主流視野中淡出。雖然現在VR技術日臻成熟,芯片技術也日新月異,計算速度也大幅提高,但當初投資VR的人,很多都沒熬到今天。
從概念上看,芯片、制造到互聯網公司,都是大家能想到的比較直觀的“元宇宙概念”,但看得見、摸得著的,其實才是根本。元宇宙這個詞,注定是個“大筐”,勢必能裝得下各種概念,勢必會波瀾壯闊,“萬物皆可元宇宙”,也不是簡單的一些科技成長概念股可以覆蓋的,畢竟這是一個非常有“格局”的大概念。
所以大可不必對元宇宙抱有過高的期待或者惡意。未來元宇宙真要實現也是科技的進步積累到了另一個質變的時刻。與其說元宇宙是未來,不如說一點一滴的科技進步才是未來。
我們在“仰望星空”的同時,也不要忘了腳踏實地。元宇宙尚處于早期的定義和框架搭建階段,對于投資而言,遠方的風景雖美,腳下的路更要踏實地走。
所以,新概念了解歸了解,投資生活中該學啥學啥,該干嘛干嘛,勤奮專研,做自己擅長且有把握的投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