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中旬以來,軍工行業指數一路飄紅。10月14日-11月30日期間,國防軍工指數累計上漲20.05%,一躍成為28個申萬一級行業的漲幅首位。而素來“行情大開大合、波動性大”的軍工板塊,每當行情啟動的時候,市場總會有“這次行情不一樣”的說法,但似乎一次又一次被市場否定。那么,這次的軍工行情真的不一樣嗎?從現在看,軍工還能走多遠呢?
歷史上推動軍工行情的共同因素有哪些?
從歷史看,軍工每輪行情的啟動都有一定的共性。概括一下,大概可以分為三類:一是周邊安全局勢變化提升市場對軍工的關注度;二是政策表態和政策事件主題推動板塊發展預期,如2009年-2011年的軍工資產重組、2013年-2015年科研院所改革和軍民融合等;三是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,進一步助推行情的演繹,如2009年-2010年、2014年-2015年等。
但整體而言,更多偏向于主題性的事件驅動,重組并購帶來的是商譽增速大幅提升,缺乏堅實的基本面支撐,板塊上漲的結果僅是估值的快速拔高,而一旦后續軍工改革的實際效果或者公司業績不及預期,容易造成板塊的大幅度調整。
數據來源:wind,截至2021-11-30;
本次行情可以期待一些不一樣嗎?
從本次行情的啟動來看,周邊局勢的變化仍是情緒上的推動因素。政策層面,對國防建設的重視度進一步增強,在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》中,建議要“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,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”,“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。”這在十九大國防建設“三步走”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時間節點與目標,奠定板塊行情的基礎。
但本次行情演繹過程中,有兩點現象值得關注:
一是情緒面有推動,但或不是主導,三季報已經顯示出板塊業績處在好轉的高景氣區間。而從另一個側面看,我國軍工產業鏈中,最終完成武器裝備生產的數量多少主要取決于軍工集團內的主機廠,而生產過程中,主機廠與上下游企業之間會有銷售/采購貨物的情形。細看一些主機廠的3季度財報會發現,一些公司的合同負債增速提升幅度非常大,高增速的合同負債背后或正是軍工產業鏈上訂單飽滿的體現,從而奠定板塊業績高增長的預期基礎;
二是相對性價比優勢也對本次行情有所助力。在當前“政策向上+經濟向下”的宏觀環境中,市場對高成長更加偏愛。相較于一路上漲的新能源板塊,無論是估值層面還是交易層面,軍工的相對性價比更高。
數據來源:wind,左圖截至2021-11-30,右圖截至2021-09-30;主動權益基金統計口徑:普通股票+偏股混合型基金
向后看,對于高彈性板塊而言,節奏的把握很重要。從10月中旬至今,板塊漲幅已經達到20%,估值也從68倍上漲至75倍,估值分位數達到76%(比過去76%的時間貴),相較前期性價比有所回落。板塊后續的波動性或有所加大,內部或有所分化,精選個股重要性進一步提升。